思南县情 - 思南旅游政务网_贵州第一旅游网 - 贵州第一旅游网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思南 > 人文思南 > 正文
热门推荐
热门文章

思南县情

日期:2015-01-29 11:29:51   来源:贵州第一旅游网  作者:罗太君
  悠悠思南,浩浩乌江,水通巴蜀,地望潇湘。在2230.5平方公里神奇美丽的土地上,生长着68万汉、土家、苗、仡佬、蒙古等18个勤劳、善良、智慧的民族。
  思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末年间置县,元设宣慰司,明清建府,民国设专员公署。司、府、署历经500多年。得乌江航运之便,自古商贾云集,经贸繁荣,是乌江中下游地区商品集散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贵州开发最早的县份之一,素有“黔中首郡”之称。
  绚丽多彩的乌江画廊源于自然的造化和馈赠。这里有山的磅礴大气、有泉的千娇百媚、有水的温柔多情,有蕴藏于高天厚土之下富集的矿产资源。思南石林,鬼斧神工,是地球上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好、生态保持最佳、保存最完整、出露面积最大的极具科普性和观赏性的连片喀斯特石林,出露面积近5平方公里,被评为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地热资源,天赐神汤,11个泉点日出水量1.2万吨,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水系发达,电能充沛,不计乌江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10.36万千瓦,可开发水能5.9万千瓦。装机容量105万千瓦的思林水电站已建成发电。煤、铁、硫铁、雄雌黄、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砂、石灰石等应有尽有。装饰石材资源远景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潜在经济价值3万亿元以上,有潜力打造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材开发加工基地。
  长虹卧波,巨龙腾飞,天堑变通途。铜遵公路干线横穿县境东西,乌江黄金水道纵贯南北,杭瑞、思剑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乌江500吨级船舶通航,都匀至黔江、遵义至吉首两条铁路纳入建设规划,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正在形成,将缩短与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纵在天涯,也近若比邻。
  行政区划。思南县位于黔东南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乌江流域的中心地带,东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毗邻,南与泉都石阡县接壤,西与历史名城遵义地接,北经乌江至涪陵达重庆。全县地域面积2230.5平方公里,辖18个镇、9个民族乡,即思唐镇、塘头镇、许家坝镇、大坝场镇、文家店镇、鹦鹉溪镇、合朋溪镇、张家寨镇、孙家坝镇、青杠坡镇、瓮溪镇、凉水井镇、邵家桥镇、大河坝镇、思林土家族苗族乡、东华土家族苗族乡、胡家湾苗族土家族乡、宽坪土家族苗族乡、亭子坝镇、枫芸土家族苗族乡、香坝镇、长坝镇、板桥镇、三道水土家族苗族乡、天桥土家族苗族乡、兴隆土家族苗族乡、杨家坳苗族土家族乡。总人口68万,是一个汉、土家、苗、仡佬、蒙古等18个民族聚居的地方。
  2013年,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紧扣主基调、主战略,深入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以“5个100工程”为抓手,认真实施“四化一业”同步振兴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向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跨越发展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坚持月调度、季分析,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3.55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财政总收入7.27亿元,同比增长22.6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21.62%。完成税收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2.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83亿元,同比增长17.18%。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98亿元,同比增长65.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01亿元,同比增长16.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5亿元,同比增长37.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0.65亿元、68.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01%、18.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012元,同比增长15.6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719元。新增城镇就业6630人。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满意度排名全省第12位、全市第3位,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全省第50位,全市第3位。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动力明显增强。坚持抓改革、扩开放,以提升行政效能为重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效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启动了公务卡管理制度,出台了政府债务管理办法。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整合乡镇计生站、卫生院,有效提高了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出台了鼓励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政策。完成大河坝、香坝、亭子坝、长坝、板桥乡“撤乡改镇”工作,思唐镇撤镇设办事处方案得到省政府批准。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成功组建水利、交通、旅游、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在全省率先与省水投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签订了8.5亿元的涉水项目合作协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稳妥调整学校布局,完善了学区管理和督学责任区制度。创新督查督办机制,整合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效能办成立了督查局,提升了督查督办效能。抓特色、树典型、创经验取得新突破。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县级教育园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金融扶贫·助农增收”经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铁腕净化乌江的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出。城镇“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塘头镇青杠坝村小康创建经验得到陈敏尔省长的批示;全年争取召开省、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28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获得市级以上表彰36次。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成功签约招商项目150个,协议资金220亿元,到位资金76.8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跨越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强。坚持建平台、促集聚,致力于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强力推进“5个100工程”项目建设,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工业经济加速发展。全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5户,新增41户,新增数排名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9.5亿元,标准厂房总量达到45万平方米。园区入驻企业达78个,投产34个。园区内完成投资67.1亿元,完成工业项目投资45.3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6个,新投产项目12个。扶持发展微型企业515户,带动2833人就业。二是现代农业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1.12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9.82万亩,总产量19.72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8.52万亩,粮经比调整为60.55:39.45。规划建设张家寨现代生态茶产业示范园区、塘头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区、许家坝高山草原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成功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全县新增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214家。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5个,新增土地流转面积6.3万亩。申报家庭农场14家,完成“三个万元”工程建设面积3.12万亩。三是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活力迸发。思南石林·温泉旅游景区、腾龙峡旅游景区2个5A级景区,白鹭湖国家湿地公园、万圣山省级森林公园2个4A级景区和郝家湾、塘头现代观光农业园区2个3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顺利揭碑开园。成功组建了石林旅游发展公司和乌江旅游运输公司,旅游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形成。长坝石林—安仁码头、杭瑞高速温泉站—长坝旅游公路全面建成,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乌江假日酒店和思南温泉旅游综合体项目完成主体施工,白鹭洲国际大酒店建成投运,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4.25亿元,同比增长27.3%。
  ——城镇建设快速推进,跨越发展的承载力明显增强。坚持拉框架、拓空间,努力克服地质结构复杂和工程建设成本较大等困难,强力推进县城区骨架路网建设,有效解决了县城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坚持规划先行,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城北、河东、关中坝、双龙、邵家桥等片区控规覆盖率达100%。坚持拉开路网,梧桐大道、中和大道、双龙大道、县城库岸治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乌江大道、温泉大道、邵家桥新区腾龙大道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骨架路网全面形成,打破了“跳不出四大关,突不破腾龙峡”的局面。坚持建管并举,着力推动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河东片区、白虎岩片区、烟市巷片区等旧城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城北新区、双龙新区、邵家桥新区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35亿元,完成房地产建设投资10.27亿元。县城规划区人口达到22.8万人,城镇经济占比达到68.2%。“乌江明珠·文明行动”深入推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坚持城乡统筹,温泉旅游综合体、乌江文化健康产业园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推进。塘头特色示范小城镇建设强势推进,许家坝、长坝创建特色示范小城镇工作有序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六项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民生事业稳步推进,跨越发展的向心力明显增强。坚持惠民生、促和谐,全力推动十大民生工程建设,努力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全年完成民生工程建设投入16.8亿元,占全年公共财政支出的60%以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64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50条316.2公里;完成53道农村渡口建设,建成城北二级客运站和乌江海事搜救大楼。完成水利投资2.97亿元,过水湾水库、枹木寨水利灌溉工程成功截流。沙坝水库、任家岭水库、龙洞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开工建设2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5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效解决8.7万农村居民和2.1万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电力投资8937万元,110KV塘头、大同岩输变电工程,35KV瓮溪输变电工程先后建成投运,七里塘电站成功截流。通信网络工程实现全覆盖,通宽带行政村新增127个,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通”工程新增46640户。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完成教育投资4.8亿元;启动了教育园区建设,思南中学、县职校新校区建设快速推进;思南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县职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工作有序推进,第八中学创建省级示范性高中通过初步评估验收。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59万人,参合率达98.31%;完成了乡镇卫生计生整合工作,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被国家卫计委列入全国15个重点联系县之一;按三级医院标准开工建设了思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启动了思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县民族中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顺利通过评估。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扶持2453户创业发展,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58亿元,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20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险体系逐步健全,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实现程度100%,实现值93.1%,全省排名第一。改造农村危房5638户,新建保障性住房2860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1000户,实施生态移民搬迁1161户4500人。完成财政“一事一议”项目164个,惠及群众4.26万人。创造了“金融扶贫、助农增收”试点经验,孙家坝等9个乡镇基本实现“减贫摘帽”目标。累计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33亿元,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37万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安全生产领域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控制指标范围内。扎实推进治安整治“7+5”行动,深入开展“三圈五体系”平安创建工作,群众安全感大幅提升,居全省第25位、全市第4位。同时,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区划调整、优抚服务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审计、环保、档案、供销、商贸、气象、能源、通信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民族宗教、应急管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外事侨务实现新发展。老龄事业、妇女儿童、科协、工会、文联、共青团、工商联、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政务环境不断优化,跨越发展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坚持转作风、提效率,强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提高了行政效能。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狠抓“四风”治理,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全面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效能政府建设。扎实开展行政效能调研和督查活动,出台并执行“股长十条禁令”,建立健全了举报警示、催办警告、办错追责、乱办惩戒等制度,政府的执行力得以大幅提升。行政审批事项从198项减少到137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主动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128件、政协委员提案91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协商,自觉接受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纪违规案件,政务环境不断优化。
  斗转星移,神州迎盛世; 踏浪飞歌,古郡启新篇。随着“五区一基地一中心”(武陵山区和铜仁西部现代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区、连片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全省石材产业发展重要基地,黔北经济走廊和乌江中下游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战略的实施,全县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开放思南、活力思南、诚信思南、效能思南、平安思南、魅力思南目标正在大步推进。
上一篇:第一页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