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眼下正值万峰林景区油菜花盛放时节,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以花为媒,以闲留客,以文塑形,万峰林景区民宿不断探索“民宿+”,将民宿与当地非遗文化、美食等深度融合,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也能有效带动民宿的入住率,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
清枫居民宿就是其中一家。顺着万峰林景区乡愁集市蜿蜒乡道前行,见布依八音堂,便可见清枫居民宿。万峰林静谧的田园风光与民宿的白墙灰瓦交相辉映,在客房、公共区域等地,一桌一椅一屏一画不乏扎染、刺绣等非遗文创元素,别有一番风味。
“18间客房,23个床位,入住七成……”采访中,清枫居民宿负责人韦珍的手机铃声不时响起。“不少老顾客来电咨询民宿营业情况,我们现在就已经接到‘三八’国际妇女节一个200人规模的旅游团订单。目前,已有游客预订了五一假期的房间,甚至有客人咨询7月的入住情况,其中很多是冲着非遗体验来的。”游客按捺不住的旅游热情,通过电话传递给了韦珍。
今年以来,旅游市场涌动暖意。尤其是元宵节之后,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的亲子游、情侣游、家庭游群体是民宿消费的主流。“我们民宿入住率在65%至70%之间,同比增长了15%至20%,大多数是回头客。”韦珍告诉记者,三五家庭组团来民宿聚会是最常见的,甚至有客人来包栋消费,是假日里的新现象。
这背后,既与旅游业大环境回暖复苏有密切联系,又离不开黔西南州“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城市品牌打造以及景区、民宿自身优势的加持。
作为景区文旅企业精品化打造的中高端民宿,清枫居在成立最初就笃定了长线经营的策略——以旅游民宿产品为核心,通过“旅游、住宿、体验一体化”的模式,与农业、非遗、生态、餐饮娱乐等资源有效对接,丰富旅游供给,为游客提供“民宿+研学、民宿+非遗文创、民宿+美食、民宿+非遗演艺、民宿+非遗+节庆、民宿+康养、民宿+社交”等民宿产品和业态,让更多人“自在万峰林”的同时还可“置身非遗中”。
“原本只打算住一两天的游客延长了行程,甚至有顾客在民宿连着住了40多天。”韦珍直言,清枫居民宿不是做简单的吃住,注重游客实际需求的同时,聚焦发挥本土特色,融入当地文化,打造特色IP,丰富旅游内容,串起景区资源,实现带动发展。
为了吸引游客,韦珍与工作人员紧抓民宿提升改造的同时,围绕展示区、体验区、销售区、打卡区等制定方案,计划在听非遗故事、做非遗文创、尝非遗美食、购非遗美物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新玩法,联动景区资源,让每个环节都有文化内涵和康养内容。
康养旅游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四季康养之都”黔西南州无疑备受青睐。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配套设施、线上线下抓客流、研发康养游产品……不仅是清枫居,近期万峰林的民宿都活跃了起来,纷纷计划触碰康养板块,探索“民宿+”的更多可能,推动多元业态和服务升级,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的新业态,并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让游客不仅愿意来,还留得住、体验好、不想走、还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