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2023年黔南州旅游暨文旅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举行。黔南州以及惠水、龙里、荔波、独山、都匀、三都、贵定、平塘8县市进行了旅游和文旅招商推介,黔南和成都两地旅行社代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黔南各地旅游推介人从黔南旅游简易行程、旅游资源、项目特色、活动体验、服务细节等方面,向成都人民展示了黔南在旅游发展上的优势资源和独特亮点,也展示了黔南为迎接成都游客的热情与期待。
成都与黔南同处祖国大西南,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文同根,是唇齿相依、血浓于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今年以来,成都正在努力开创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新局面,黔南也正在积极创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共同的目标,让两地更加紧密联合在一起。
对于黔南而言,在旅游发展方面,得享“天时、地利、人和”。
黔南历史悠久、文化多彩、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区位便利。是国家“一带一路”和大西南地区连接华南、连接珠三角的重要节点,既是贵州的南大门,又是贵州南下出海的最近通道。
绿博黔南得“天时”。黔南气候立体多样,四季都有看头、有玩头。早春二月,贵州第一朵梅花在荔波“净俏映山开”;阳春三月,贵定油菜花李花“雪照万顷黄”;仲夏时节,荔波小七孔近水亲水“嬉戏碧波凉”;金秋十月,长顺神泉谷粉黛乱子草“渐欲迷人眼”;冬暮天寒,瓮安的温泉“花间池已暖”,罗甸的冬日暖阳让人“被幸福笼罩”。
荔波小七孔古桥上,游客络绎不绝。冯小东摄
康养之州占“地利”。黔南处在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面向大湾区、北部湾,是贵州出海的“最近通道”。境内六个县市环抱爽爽贵阳,快速铁路纵贯全境,高速路网密度居“全省之首”,距广州、成都、重庆、昆明均在“4小时经济圈”范围,东西南北到黔南都能够实现“快进慢游”。
绿博黔南拥“人和”。黔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拥有3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布依族、苗族、水族等民族节日盛大热烈,石头寨、吊脚楼等村落民居古朴厚重,马尾绣、蜡染、银饰等民族工艺精美绝伦;“跺月亮”、长衫龙、印苗跳洞、八音坐唱等民族歌舞瑞彩翩跹。
三都来术村梦幻打鱼谷(图源:三都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黔南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72亿元,保持全省第4位,增长0.3%。黔南是投资的洼地,也是发展的高地。多年来,黔南不断突出企业为本,坚持服务至上,围绕“双培育双服务”提质扩面,努力增加“贵人服务”黔南含金量,逐步形成创业环境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三最四低”优质发展环境。
黔南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旅游业发展的提振期,在成都举办2023年“绿博黔南·康养之州”黔南旅游招商推介会,既是来邀请客人,也是来推介项目,期盼与成都企业形成共识,达成合作,实现共赢。黔南必将为四川企业提供优先服务、优质服务,让企业家在黔南生活“巴实”、发展“安逸”,日子越过越“抻抖”。
走访企业
推介会前一天,黔南州文旅招商小分队还走访了赢商tech、成都海外旅游有限公司、成都天府旅游产业投资集团等企业,双方就旅游资源的整合,项目的入驻展开了沟通交流。成都市旅游行业部门、黔南州文旅局以及黔南州各县(市)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代表参加推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