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市州动态 > 正文

六盘水力推绿色升级

日期:2022-12-22 来源:六盘水日报   责任编辑: 0 我要评论0收藏

六盘水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集群铝材加工生产。 孙大方 摄

这是一座以煤崛起的城市,工业结构、城市基因、百姓生活,皆以煤为源、延展生发;这又是一座因煤负累的城市,资源依赖、产能过剩、生态破坏。

贵州省六盘水,到了一个转型突围的关键节点。如何破题?“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走出一条既依托资源又跳出资源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贵州省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刚给出了答案。

辛勤耕耘终结硕果。2019年,六盘水获批建设国家第二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2020年,六盘水示范区建设获得“优秀”等级……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一座绿水青山、宜居宜业的区域中心城市正在乌蒙山深处加速崛起。

一产:短板变长板

作为喀斯特山地城市,六盘水海拔高、耕地少、地破碎、土贫瘠,农业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短板。

近年来,六盘水聚焦农业现代化发展,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子,推动以刺梨、猕猴桃和早春茶为代表的六盘水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近400万亩,产值117.48亿元,形成有名的刺梨基地和猕猴桃基地。

猕猴桃吨产园、刺梨千斤园、茶叶万元田……今年丰收节,六盘水“两园一田”里,一个个测产测效数据见证着丰产丰收的喜悦。目前,全市共建成猕猴桃吨产园3万亩、刺梨千斤园8万亩、茶叶万元田2万亩。

站在管护得井井有条的自家猕猴桃基地里,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村民晏庭银对产业提质增效信心十足。“我家种的10余亩基地里结出了‘金果果’。特别是近两年成为全区猕猴桃种植示范点之后,产量产值双提升,每年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晏庭银说,在专家指导下,自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精心侍弄,培植更多“一干二蔓”标准树形,猕猴桃硕果累累。

目前,六盘水农产品种植结构显著优化,农产品品牌打造取得新进展。盘州刺梨、水城红心猕猴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盘县火腿、水城猕猴桃进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互认名单,水城食用菌进入国家产业集群建设名单。打造了人民小酒、盘县火腿、“弥你红”红心猕猴桃、“水城春”早春茶等区域公共品牌。

二产:老树发新枝

工业是深植六盘水历史的基因,是六盘水区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全市有煤、铁、锰、锌、玄武岩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最为丰富。

与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六盘水在享受资源红利、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六盘水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首要位置,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

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上,坚持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的窗口期。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对产业“存量”实施循环化改造,对产业“增量”进行循环化构建,推动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正常生产煤矿机械化、智能化的覆盖率保持100%。盘江新光电厂、野马寨电厂热电联产改造项目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的产品矩阵形成100多个品规,“水城钢”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坚持依托资源、依据市场、依靠创新、依赖环境,在延伸拓宽传统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推动纺织、新材料、物联网、农产品加工、新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2+7”产业板块全链条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一煤独大格局正在改写。

目前,六盘水已经形成1.5万吨/年的玄武岩连续纤维产能;建成投运一条无水染整生产线;氢能产业在全省实现“四个第一”;形成链条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

来到位于水城经开区年产4.5万吨铝制环保装饰材料生产项目的现场,140余米长的辊涂铝卷生产线如同一条巨龙横跨其中,工人正在各自岗位忙碌着。“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8亿元以上,为铝产业链再添生力军。”贵州佳铝铝业装饰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刘吕说。

补齐补优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如今,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制品企业已达44家,涉及电解铝、铝棒、铝板材、铝圆片、铝合金模板等,铝产品就地取材、就地转化,铝产业环环相扣实现“遍地开花”,今年预计实现产值110亿元以上。

“因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2021年10月,六盘水‘全面推进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做法获得国家四部委通报表扬。”六盘水市发改委副主任冯坤说。

三产:生态内外兼修

“六盘水年平均气温约13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近年来,六盘水主动融入国内旅游发展大循环,精准定位发展新方位。”六盘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幸雪梅介绍。

外修“颜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规划,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五场战役”,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创下连续1350天100%优良率的纪录。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森林覆盖率达到62%。今年,六盘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了牂牁江、妥乐古银杏、野玉海、梅花山等一批景区景点。以市域一体化推进全域旅游,把六盘水全域打造成公园,处处打造成景观,村村打造成景点。

内修“气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力创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和谐文明、幸福宜居的城市。2020年,六盘水收获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19℃的夏天,360度的激情成为夏天火热的推荐词,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上升为国际铜标赛事,“南国冰雪城”体验“滑雪+温泉”,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的空白。

如今,六盘水成为全省第一个县域全部通过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的市州,全市A级旅游景区增加到54个,其中4A级景区13个,盘州市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1至9月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45%和19.92%,旅游产业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经济、新动能。

“今年生意异常火爆,特别是盛夏时节一房难求。”在水城古镇经营客栈的郭屹说,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全国各地来六盘水避暑的人越来越多。

产业转型升级让六盘水这座资源型城市“脱胎换骨”,绿色成为六盘水鲜明而厚重的底色。到过六盘水的人,纷纷惊叹这座城市的美丽——绿树掩映的大街小巷、水光潋滟的“三池三湖”、焕然一新的美丽村庄……唱响生态文明新乐章的六盘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下一篇:最后一页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