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新闻头条 > 正文

全省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暨安全管理现场会在荔波召开

日期:2019-04-28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责任编辑:龙配城 0 我要评论0收藏

    在全省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持续推进的关键时刻,在“五一”小长假来临的重要节点,省文化和旅游厅于4月21日—4月23日在荔波组织召开全省景区服务质量提升暨安全管理现场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厅党组召开专题会议对会议主题和内容进行研究,对会议方案进行审定。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凝心聚力抓好贯彻落实,推动省景区服务质量暨安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出成效,夯实旅游经济井喷式发展根基,筑牢旅游安全生产底线,擦亮景区靓丽名片,维护好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需要。
    
会议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贵安新区社管局、文旅中心,仁怀市、威宁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全省部分重点景区所在地党委或政府负责人;全省部分重点文保单位、博物馆、美术馆负责人;全省4A级以上景区负责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共174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张玉广厅长作了“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打造‘满意旅游’品牌,持续推进旅游井喷式增长”的讲话。会议组织参会人员对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在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现场观摩,并邀请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旅游总策划师宁志中老师对景区管理工作进行了授课辅导。
    
会议总结了经验,提升了全省广大干部职工质量管理和安全防范的能力。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在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三大战略”背景下,深化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敢于直面 “容量小”“乘车难”“处置慢”和“怨气多”等“痛点”问题,主动创新“约谈、约束、惩戒、保畅”四个监督机制,严格管理园区车辆,优化交通线路,实施“226”交通网格化管理模式(观光车运营实行2个大循环,2个中循环和6个小循环运营线路),打通大动脉由“中梗阻”变“全畅通”;将景区划分6个服务网格,管理人员前置到一线,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形成“一格多员、一岗多责”的力量配置,满足游客“问需”,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打造“文明绿色景区”为目标,以洁净、清新为标准,一手抓公共区域“去污”,一手抓旅游厕所“增香”,实施卫生网格化管理,让游客更舒心;以“安全和谐”为目标,编制《大小七孔旅游景区安全规划》,按风险等级划分,分级管理,重点区域治理,每天进行安全检查。推行“旅游警察+网格化”模式,将风险点划分为13个网格,实行应急处置“2510”模式(网格内、网格之间、网格外警力分别在2、5、10分钟到位),实施景区安全网格化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通过运营效能和服务质量提升,大小七孔景区旅游呈现持续井喷态势,游客量、门票收入不断刷新历史记录,开创了荔波旅游发展的新时代。
    
荔波漳江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现场观摩,开拓了广大干部职工旅游质量管理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新思路,为全省旅游质量提升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景区建设和运营管理,从提升景区品质、优化景区服务、提升景区安全管理三方面着手,推动景区建设水平整体大提升。黄果树、龙宫、百里杜鹃、荔波樟江、青岩古镇、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遵义会议会址、赤水丹霞景区等推陈出新、提档升级,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核心吸睛地,景区在全域旅游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彰显。2013年以来,全省实施100个景区建设工程、100个精品景区打造工程,目前,全省A级景区总计359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6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111家。全省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33处。景区作为全省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旅游井喷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2016年我省旅游持续井喷发展以来,针对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运营的投诉并没有“井喷”,甚至出现了小幅的下降,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的结果,是广大景区管理人员坚持以人为本、锐意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实干的结果。
    
会议指出了当前在景区管理急需破解的难题和补齐的短板。在入黔旅游继续呈现井喷势头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眼力”“听力”,看到井喷中的隐忧、升级中的短板,听到游客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如有的景区电瓶车配置比较少,有的游客换乘电瓶车要等三四个小时,怨声载道;有的景区应对客流高峰准备不足,景区施工安排不合理,造成游客有效游览时间不足;有的景区内人车混行、道路拥挤、长时间排队成为“新常态”;有的景区商业气息太浓,周边环境堪忧,商贩占道经营,出租车绕道“欺生”,购物店商品档次低,甚至偷换概念、诱导消费;有的景区旅游交通道路沿线标识标牌数量不足、导向不清,高速公路连接景区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有的景区安全防护设施差,特别是进入汛期后,存在滑坡、落石等安全隐患,观光车驾驶员为了增加往返次数开车速度过快;有的景区厕所脏乱臭等等。既有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又有管理松懈的问题;既有制度设置的问题,又有个体素质的问题;既有需长期整改的问题,也有整改立竿见影的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又有客观上的问题。
    
张玉广厅长在讲话中指出,要赢得游客,就必须坚持“游客为本、服务至上、满意为要、安全第一”的理念,景区安全生产绝不能麻痹大意、等闲视之,必须做到“3到位、4不留、5要”!
    
3到位。一是制度措施到位,各级各部门个景区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事故预防体系,认真查找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二是安全教育到位,各级领导要带头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对新进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的自觉性。三是安全检查到位。要加大对景区安全隐患的排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跟踪督促整改落实到位,严格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检查责任。
   
4不留。一是安全教育“不留空白”。景区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设立专门的教育人员、费用,做到安全教育无差别、无例外,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二是安全检查“不留死角”。景区景点要开展地毯式、拉网式的综合检查,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查、暗查暗访方式进行联合检查,不放过任何安全死角,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三是安全责任“不留盲区”。安全生产是一件一失万无的易碎品,唯有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才能万无一失。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把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罚在痛点、触到心底,让事故相关方痛定思痛、痛改前非,防止悲剧重演;做到安全没有“身外人”“旁观者”。四是安全管理“不留空档”。响鼓还需重锤敲,安全管理需下苦功。管理部门和景区要深入梳理、分析、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紧跟转型方向,杜绝新业务安全管理“空档期”,组织对转型业务专题安全研究,为景区企业“腾笼换鸟”保驾护航。
   
5要。一要杜绝侥幸。景区各级管理者,特别是具体项目操作层人员,不但要熟悉安全操作规程,还要做到严格遵守规程,切忌麻痹大意、心存侥幸。二要注重过程。安全事故多发生在施工后期或收尾阶段,景区多发生在旅游旺季,原因就在于放松了安全警惕或忙而乱套。安全管理工作“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越到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清醒和警惕,垒好最后“一筐土”,守住“最后一公里”的安全防线。三要注意方法。“安全大于天”人人皆知,关键是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变被动为主动。各级安全监管人员都应当多观察、讲责任,及早发现危害安全生产的隐患,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打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四要尊重规律,唯有尊重规律、完善并落实标准体系,遵守规则、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责任,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五要注重文化。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管理的灵魂。每一个新上项目都要将安全文化纳入景区文化建设中。同时强调,安全生产必须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上做足文章、做好工作。必须紧紧盯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可能导致群死群伤的物品和危险人员进入景区;必须心沉气定,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必须抓示范单位的创建;必须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张玉广厅长最后强调,“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确保假日旅游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文明”的目标。一是要求参会人员及时向所在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会议情况,并组织干部职工对会议精神进行学习,于4月25日前将本市(州)文化旅游领域贯彻学习此次会议精神的情况和具体措施报省文化和旅游厅。二是要求各旅游景区近期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游船、滑翔伞、缆车、栈道、索道、电梯等旅游设施设备,对民宿、演艺场所、文化娱乐场所、文博单位等场所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三是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会同省应急管理厅组织有关部门对全省旅游景区景点的服务质量、安全保障等情况进行一次暗访督查,并将暗访督查情况在全省通报。对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大的,省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要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