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推荐 > 正文

世间万般色彩,人们独爱“贵州绿”

日期:2019-03-04 来源:当代先锋网  责任编辑:唐天荣 0 我要评论0收藏

    世间颜色万千,我独爱贵州绿。这绿里,有山水,有人情;有梦想,有坚守;有嘱托,有希望。


    三月春回大地,又是一年“两会”时。3月3日起,天眼新闻客户端带你“直击两会现场”。
    
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住黔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京参会,途中分享不断:余留芬委员讲起“人民小酒”就停不下来;杨昌芹代表随身带着自制的竹编水杯;文正友代表手机里满是苹果园的照片……
    
他们骄傲着,他们牵挂着。这些“心爱之物”虽不相同,却有着“同一种颜色”。
  这颜色,蜿蜒山间,穿于林中,沉浸水里……黔山秀水里,处处是它的身影。
  可以说——
    贵州的绿,是山水,是人情
  2019年3月3日,这个日子,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将铭记于心。这一天,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这一天,余留芬成为第一位走上“委员通道”的住黔全国政协委员。
余留芬亮相“委员通道”(旷光彪 张凯 摄)
  当被记者问“在继续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时,余留芬提道:“有一部分年轻人因为要在家带孩子,不能出去就业,想在网上把自家特产、本村的特色通过网上渠道卖出去,在网上想开一个店,做一些网上的销售,来带动家庭的收入,分担一下家庭支出费用。”
  这个思考,余留芬从岩博村想起;其中“言值”,大多贵州人都能感悟。贵州山清水秀,黔货品质佳,但黔货下山如“猛虎下山”,离不开思考,更离不开努力。
    这努力,是藏在青山绿水间的瑰宝,是刻在贵州人骨子里的努力。
  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护100%;全年完成营造林52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5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贵州植被丰富和水源清澈,造就了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厚的酿酒故事,也成就了丰富多彩的贵州美酒传奇。
  千百公里外,家乡人同样牵挂着余留芬。“轰隆隆,轰隆隆……”整齐规整的生产车间里,岩博酒业三车间二班班长顾凤英很感慨:“董事长请你放心,在生产线上这一块,我们会认认真真的,很严格的把每一个细节做好。”
    贵州的绿,是梦想,是坚守
  履职一年,“90后”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昌芹的行李里,依旧装着自己手工编织的竹编杯。回首这一年,杨昌芹仍将目光聚焦在竹林间。
  谁说追梦一定要用脚?绿竹翻飞,杨昌芹用指尖圆梦。“90后”杨昌芹肩头的担子沉甸甸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十几年前,她就用指尖“担起”了心头梦。
杨昌芹(邓刚 摄)
  十年,弹指一挥间。制作竹编工艺12年,杨昌芹受的苦我们看不见,但她的认真却仍然近在眼前。经过不断研究,杨昌芹发现人们越来越喜欢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
    细细竹条在手指间翻飞,编织出赤水乡亲们的美好生活。从首创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到带动赤水竹编艺术成为高端旅游工艺品,杨昌芹带动了赤水竹农通过赤水竹编脱贫致富奔小康。
    
当被问到“从事竹编这一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杨昌芹很感慨:“是老师陈文兰,也就是我的婆婆。作为上一代赤水非遗传承人,她不仅教会了我竹编技艺。更让我看见了她身上直对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竹编的无限热爱,我也要做一个她那样的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坚守一生。”
    贵州的绿,是嘱托,是希望
  “父亲临终前说过,这片林一定要守住。”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春风初盛,老支书文朝荣种下的那片万亩松林涛声阵阵。每当风起时,林间风声稳,乡亲们心头就踏实。
文正友(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舒函 摄)
    不同于过去,如今,文正友要守两片林。
  俯瞰海雀,郁郁葱葱的松林间多了许多新栽的小树,每棵小树都被三根铁丝和一根水泥柱保护着,仿佛戴上了“背背佳”。细细看去,小树间冒起了毛茸茸的小花苞。
  “8月左右,苹果就熟了。已经有很多商家和我们签订了购买合同。”文正友望着这片被呵护得似孩童的小树,满脸欣慰,还不忘讲出心中规划:“以后,我们还要搞林下种植,家家户户养起可乐猪。”
    “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做地皮磨。”这句顺口溜,曾是文正友心头的痛。如今,海雀的乡亲们住上了新屋、换上了在家门口的新工作。从人均年收入只有33元,到人均年收入10611元。海雀村每天都在变化。
  当见证过海雀变迁的安美珍老人儿子儿媳们,被记者问起“对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期待吗?”时,他们都笑着说:“已经很好了。”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