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新闻头条 > 正文

“重走苗疆走廊”岑巩站: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宝藏

日期:2018-08-30 来源:  责任编辑:李代英 0 我要评论0收藏

     砚遇思州,厚德岑巩。8月30日,“行走苗疆走廊、感悟多元文化”为主题的“重走苗疆走廊”文化旅游宣传活动走进岑巩。以知名专家学者、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近50人考察团与岑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永祥,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级干部黄华等领导与工作人员一齐追溯岑巩的“苗疆文化”,解读岑巩山水,阐发岑巩人文,参与“重走苗疆走廊”座谈交流,推进岑巩旅游文化产业深度发展。

      重走苗疆走廊岑巩站合影
   
   岑巩古称思州,“始名于唐,开府于明”,民国二年(1913年)改思州府为思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岑巩县,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古为楚、黔、滇交通要衢,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首先从这里传播于黔境,是贵州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明朝将贵州区域四大土司势力收服,贵州得以建省,其省府选址地便在思州,史学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境内山交黔脉,水溶楚流,山水交融共同谱写了秀美神奇的岑巩韵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处静待发现的宝地!
     岑巩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永祥说道:“岑巩是贵州东大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特殊的文化符号与历史沉淀,是体现苗疆走廊文化特质的重要节点,重走苗疆走廊活动’走进古思州--岑巩,是加强外界对岑巩了解与认知的良好机会,相信通过这次活动,定能促进岑巩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提升,让岑巩未来旅游发展取得良好突破。”
邂逅思州,走进秀丽风光和人文历史。
     考察团成员来到岑巩思州石砚传承基地。据了解,思州石砚因出产于古思州(今岑巩县)而得名,相传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古称金星砚、蛮溪砚、黑端等,简称思州砚。思州砚石材产于岑巩县老县城(思州古城)东七里的星石潭,此地山环水抱,自然风景绮丽如画,为著名的古思州八景之一,誉名“文石涵星”。
     近年来,思州石砚名声日隆,连续三届获得“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称号,产品不仅行销全国各地,还远销至东南亚各国及欧美等国家。

     参观思州石砚基地
   
     思州石砚不仅历史悠久,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价值。看着雕刻精美、品质精良的石砚,考察团成员爱不释手,不停请岑巩工作人员及石砚手工艺传承人答疑解惑。专家团及县领导更是留下了墨宝,尽展岑巩砚香古韵。
    留下砚香墨宝
 
    思州温泉城取水点位于岑巩县北部新城核心区龙江河畔,日出水量7000立方米,出水口温度46℃,水质为富碱性高品质碳酸氢钠型热矿水,偏硅酸含量高,具有较高医疗保健作用。目前,思州国际温泉城正在进行一期施工图设计,建成后势必引发岑巩旅游新高潮。看着源源不断涌出的温泉水,考察团按奈不住,纷纷脱下鞋袜,让双脚浸泡在温润的池水中。
     体验温泉水
   
    思州古城垣坐落在洒溪、架溪两水交汇处,其城池是一座多次性的土石建筑,古城北面城墙依山而筑,城内街巷至今没有变动,寺庙、石屋、楼阁让古城渲染在一片古色古香之中。考察团在这里穿街过巷,聆听古城历史故事,登上高处,俯瞰整个古城全景,被这座气势恢宏的古城深深震撼。
     俯瞰思州古城
   
    中木召古庄园遗址位于大有乡中木召自然寨,它布局得体、工艺古朴,据出土遗迹测量,遗址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大部份已被清理使用,还有部份遗址仍掩藏于厚土之下,地层表面已荆棘丛生,古树参天,庄园内城墙、基石、门栏、石柱础等仍历历在目,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宫廷建筑。1985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考察团来到“御苗天险”古遗址——隘门。走上隘门的坡顶,便得见两山之间的龙鳌河似巨龙在山间飞舞。站在隘门下抬头可见四个大字,解说员介绍是“御苗天险”四字。隘门是明朝天启年间的一座古建筑,拱门顺山势而筑,高低不等,最高处5.2米,最低处1米。门外是一深壑,有千级石梯古道,盘旋山腰通向龙河渡口。放眼望去,四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御苗天险”古遗址——隘门

     考察团走进晚明佳人陈圆圆归隐地--马家寨,马家寨背靠狮子山,寨前成片的荷花池随风摇曳,秀美清香;寨后山高坡险,草木繁茂。顺着极具民族风韵的寨门,考察团来到了依坡就势、气魄壮观的坟冢群。陈圆圆的坟墓隐藏在半山腰上,碑文上刻:“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没有直书真名,系对外保密而有隐讳,考察团一面倾听解说,一面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历史遗迹,纷纷赞叹“马家寨旅游大有可为,是一处勾起人无尽遐思的地方”。

参观马家寨 坟冢群

吟咏悠久岑巩,感受古驿道魅力与文化力量。
      据史料记载,明清以前,思州境内山大谷深,商旅难行,陆路主要有古道、驿道。自春秋战国开辟由黔入滇的东西大道以来,秦朝修五尺道,汉朝修石门道,三国蜀相诸葛亮南征整修西南夷诸道,元、明、清开辟驿道,民国以来开始修建公路。
      如今依然有迹可寻的是,早在唐代,中央王朝开辟“湘滇黔大道”,贯通思州境地。元代,曲靖至晃州驿由府境通过。因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思州境地被称为“入滇之喉”。
      除了古驿道,岑巩县境古便道甚多,包括县道、乡道、村道,为民间主要交通运输线。全县物资集散、官商脚夫往来、劳作搬运等均靠古便道进行,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座谈会上,苗疆走廊规划团七颗星特聘专家王力峰教授说道“岑巩县旅游资源富集,从旅游挖掘来看,可重点强抓‘一热一凉,一思一园’。一热指温泉,温泉是促发赢利爆点的优质旅游产业,国际化欧式风格温泉产品在岑巩周边稀缺,规划理念可向此类风格倾斜;一凉指避暑度假,岑巩具备发展避暑旅游的气候资源条件。“一司” 指思州土司文化,‘土司文化’具有极大的旅游吸引力,保留文化根基,丰富文化业态,不失为焕活古城的妙方;一圆指陈圆圆,它是一个文化符号,极具吸引力,可打造陈圆圆雕塑、说明牌等,让游客更形象立体的了解这段历史文化魅力。”

       座谈会中
  
   苗疆走廊首倡者杨志强教授说到:“岑巩是苗疆走廊上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深度交融之地,两者相互影响,构成了岑巩历史文化的最大特点,丰富的温泉资源,尤其是“陈圆圆墓”文化资源,其文化号召力是非常巨大的。”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