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推荐 > 正文

贵阳:搭创新发展平台 唱产业融合大戏

日期:2018-09-26 来源:贵阳日报  责任编辑:邹琴 0 我要评论0收藏

 “丰收就如割蜜甜喽!”这几天,息烽县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甜蜜共享庄园的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贵州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六届贵阳农业嘉年华活动在这里举行,市民纷纷前往参观农业园区,购买当地的农特产品。

  自此,贵阳农业嘉年华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先后打造出“蓬莱仙界”“花画小镇”“花舞卫城”“心净桃源”“水东硒州·数谷小镇”等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我市按照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433”的思路,以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和“美丽乡村·四在农家”为依托,以内容丰富、范围较广、趣味性强的要求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给农民搭平台、修新路、创收入……
  “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对当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特色化改造村居民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之焕然一新。”市农委党委书记刘大英说。在未打造农业嘉年华活动之前,息烽美丽南山田园综合体包含的坪上村、黎安村、新萝村、绿化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当地基础设施欠完善。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一年的时间里,坪上村共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156亩,菊园、稻园、蜜园等如春笋般兴起,实现了“产业大发展、乡村大变样”的蜕变。
  作为第四届贵阳(修文)农业嘉年华的举办主场地,位于六屯镇独山村的“心净桃源”每天都会有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打造农业嘉年华的目的在于整合农旅资源,引进先进的农业高科技和配套应用,着力打造全省科技农业、精致农业新高地,带动发展和村民增收。”贵阳市农业嘉年华办有关负责人说。
  基于此,在项目建设之初,当地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大部分农户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分红,部分农户则借助项目建设解决了就业问题。今年33岁的李红艳是独山村本地人,曾在省外打工五、六年。去年,看着家乡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李红艳决定返回修文老家,和十余名乡亲一起在当地的乡村客栈上班。“以前外出是无可奈何,现在就在家门口工作了。”李红艳开心地说。据介绍,通过举办农业嘉年华,修文带动周边13个村寨3万余人增收致富。
  基础设施好了,环境美了,市民们纷纷前往这些美丽的城市后花园旅游度假。依托第三届贵阳(清镇)农业嘉年华“花舞卫城”项目,清镇市卫城镇永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公司抓开发、村集体抓服务、农户抓自治,打造旅游接待中心,发展乡村旅游家庭式接待。永乐村实现了从只有两三家生意萧索的烟酒店,到新开了20多家饭馆的乡村旅游变化。
  “我们就是要围绕吃、住、行、玩、购、娱等做文章,在农旅融合发展的同时,为贵阳市民打造城市后花园。”永乐村党支部书记陈德科说,永乐村将继续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带,实现农旅一体融合发展。
  “嘉年华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初步探索出了贵阳农业嘉年华的‘1433’创新模式,为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刘大英解释说,“1433”模式是以一条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让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同发力,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版。
  为推进全市农业嘉年华活动,我市多措并举,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文件支持活动开展;专门成立贵阳市农业嘉年华办公室,统筹推进活动进展;贵阳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并按照“1433”模式,集中力量逐年逐片打造,实现了一届打造一个新亮点、一个亮点带动一片区域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业园区、富美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一届届精彩纷呈的农业嘉年华活动,发展产业融合新业态,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