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立足自身资源 坚守两条底线 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推动石阡跨越发展》

2017-12-15 09:26:30  来源:中国旅游报  关注:0

县委书记之声:

立足自身资源  坚守两条底线
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推动石阡跨越发展

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
 
 
       温泉即地热资源,是一种能源矿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温泉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温泉的开发利用拉动消费、推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石阡温泉资源独特,极具开发潜力。对正处于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换挡加速的石阡来讲,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融入铜仁“一区五地”建设布局,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旅游品牌,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统筹规划好石阡温泉群开发,重点培育温泉资源开发的核心品牌、核心产品、核心服务。聚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走好补齐短板富民、城乡联动惠民、绿色崛起丰民、创新引领兴民、和谐稳定安民、强基固本亲民的发展新路,全力建成武陵山区脱贫攻坚示范地、全国重要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立足县情实际,把握发展温泉产业的战略意义
        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西南部,国土面积2173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居住着仡佬、侗、苗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森林覆盖率68%,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是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石阡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国家湿地公园世界最大野生鸳鸯栖息地鸳鸯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阡万寿宫,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楼上传统古村落等等,石阡因其特有的地热矿泉资源,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方针,以“营养、健康、长寿”为主线,深度挖掘温泉产业资源,把温泉培育成推进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产业。
     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包括温泉消费、旅行社、餐饮及娱乐、旅游交通、旅游物品销售等,利用温泉旅游资源,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就是抓住了石阡发展的“牛鼻子”,把中了关键点,还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将促进石阡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石阡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通过提升石阡温泉品位,整体擦亮石阡城市名片,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经济秩序,为石阡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实力”,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
    三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温泉作为石阡的一个靓丽地域文化符号,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不仅自身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对相关联的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间接带动和影响一、二产业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格局。
  二、彰显比较优势,增强发展温泉产业的信心决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石阡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比较优势,为石阡温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对于发展“温泉+”产业信心十足。一是温泉资源丰富。首先是历史悠久。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是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目前,景区以位于石阡城南温泉为主要景点支撑,是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其设施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着独特传统的洗浴文化;其次是储量丰厚。境内地热矿泉水资源分布较广,为贵州全省之冠。已探明的有20处36个温泉点,已勘查区域地热矿泉水资源储量为8.542×108m3,允许开采量为791.75×104m3/a。地热矿泉水流量为22311吨/天。已利用的温泉平均水温42℃,以石阡古温泉、凯峡河溶洞温泉群和自然热河河段最富盛名,世界罕见;再次是水质优良。石阡天然地热矿泉水年龄在880—22000年之间,绝大多数是史前时期冰川深循环水,水质之优世界少有,按国家标准对54个项目和放射性对比检测分析,都达到一级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其中锂、锶、氡、偏硅酸达到命名矿泉水标准,对人体健康、营养非常有益。二是比较优势独特。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品牌优势,在深度挖掘温泉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把夜郎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强力打造温泉、古城、佛顶山、鸳鸯湖四张名片,着力提升石阡的品牌效应。积极找准低碳生态产业与地热资源开发的结合点,带动石阡苔茶和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比如泉茶合璧就是石阡绝品,把“中国矿泉水之乡”和“中国苔茶之乡”做成统一商品,势必是一大特色。三是区位优势凸显。石阡是铜仁的南大门,是贵阳、铜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思剑、江瓮两条高速建成在县城交汇互通,可直上沪昆、杭瑞高速,而且,石阡还有两条高速正在建设和规划当中,石阡至玉屏(大龙)、石阡至湄潭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一系列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石阡温泉客源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以驾驶小车自驾游计算,1小时内可达镇远火车站、江口梵净山;1.5小时内可达铜仁机场,2.5小时内可达贵阳、怀化、凤凰、遵义、都匀、凯里;4小时可达张家界、重庆、桂林;8小时可达广州。长远看,石阡还规划了高铁、港口、通用机场,建成之后,石阡作为黔东立体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三、突出资源集聚,多元拓展温泉产业的空间衍生
     温泉产业综合着旅游、休闲、养生、康疗、度假、养老以及商务接待在内的综合产业元素和功能,既是物性的,又是文化的;既是以资源为基础、为依赖的实物商业,又是跳出这一意涵可以衍生宏大的现代服务产业的物质和文化支持品物。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已开始围绕温泉产业做以“温泉+”为聚合点的产业发展文章,着力做长石阡长板,把石阡建成“四季休闲、夏可养生、冬可避寒”的慢生活体验区。
   (一)做好做实“山”文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勾勒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乐的天人合一石阡画卷为目标,盘活全县占县域面积70%以上的山地资源,突出打造“美山”旅游升级版、“富山”产业转型版和“青山 ”生态提质版。一是做美佛顶山。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位于石阡县西南部,总面积15200公顷,最高山峰海拔1869.3m。因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深厚人文底蕴,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极具潜力。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规划设计,猛攻配套建设,全面统筹佛顶山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依托佛顶山旅游风景区和温泉资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森林资源、文化资源和温泉自然资源,建设以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园区和特色村镇模式,从而形成温泉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建成全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促进保护区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健康发展。二是做靓五峰山。作为“石阡八景之一”的五峰山森林公园位于石阡县城东部,属省级森林公园,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海拔900米,占地面积5244.9亩,森林覆盖率达94.09%。既是石阡县城的生态屏障,又是市民休闲度假、健身娱乐、宗教朝佛、避暑观光的首选佳地。要积极将夜郎古城文化元素延续注入到五峰山,让古城与生态对话,以现有的历史遗迹、林木和自然村寨等资源构成的优美环境为基础,以美丽独特的山体为屏障,建成展示山水园林小城文化的生态度假公园,让游客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三是盘活“金山银山”。坚持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理念,用好用活省级森林城市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国家森林公园。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以“旅游+”模式推进绿色生态、医养一体、农旅融合等共生共荣要素,全力打造自然观光、生态休闲、农事体验等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景区建设。
    (二)做好做实“水”文章。石阡拥有世界少有、国内独有、符合国际饮用和医疗双重标准,且储量丰富的地热矿泉水资源,曾被国务院参事王秉承赞誉“国酒茅台、国水石阡”。根据石阡所具备的温泉品质高、历史底蕴深、市场潜力大、地缘优势强的优势,推进以温泉养生、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等医养结合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做美温泉水。借助“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等金字招牌,着眼于打造“中国最美温泉城”和“世界醉美温泉乡”,重点升级城南古温泉养生度假区、城北大众温泉休闲娱乐旅游区、中坝高端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凯峡河山水风光温泉游览区,全力建设大健康医养产业示范基地,推出以“康体健身”为主题的水浴康体产品,培育和树立良好品牌,加快建设温泉养生服务产业集聚区。二是做活生态水。石阡县地处乌江流域上游地区。境内有河流溪沟117条,其中乌江水系112条,沅江水系5条。把握“集约资源、点轴开发、组团发展、辐射带动”原则,进一步优化水产业结构,形成优质天然矿泉水、山泉水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优质饮料产业,高端健康养生水产业和水装备与配套产业,建立综合服务业,打造全国优质天然矿泉水产业基地,实现石阡优质矿泉水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到2020年,全县优质矿泉水、山泉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50万吨,实现总产值40亿元以上。三是做响地热水。石阡天然地热矿泉水年龄在8000年——22000年之间,绝大多数是史前时期冰川深循环水,也是小分子水,水质之优世界少有,按国家标准对54个项目和放射性对比检测分析,都达到一级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其中锂、锶、氡、偏硅酸达到命名矿泉水标准,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突出石阡矿泉水“绿色、健康、营养、珍稀”特点,强势打造“石阡好水、天然稀有”的高端品牌,以高端温泉医疗养生为核心,打造中国富锶温泉养生第一品牌,把温泉水打造成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国际知名高端矿泉水产业基地,真正实现把“石阡国水”变成“液体黄金”。
  (三)做好做实“茶”文章。石阡是贵州产茶大县,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八道十一州”产茶名区,早在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载有“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赞誉。石阡苔茶是世界三大原生茶中矮种茶——苔子茶的代表,栗香味长,营养丰富,以富含钾、硒、锌而出名。先后获得“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称号。依托优质苔茶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全域打造中国苔茶文化风情园。一是注重抓基地规划打造“民心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深入推进“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指导规范行业协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协调金融信贷部门建立更加灵活的茶业发展信贷机制、茶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机制、茶产业发展基金等机制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政策性引导为主、财政资金投入为辅,产业主体抱团推进”的发展模式,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茶产业,三年内新植茶园20万亩,力争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达60万亩,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二是注重抓龙头带动打造“品牌茶”。石阡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等条件孕育出石阡苔茶富“钾”的品质特征。要抢抓贵州省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大好机遇,突出石阡苔茶“钾天下”这一差异化竞争优势,按照“扶持、整合、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石阡茶产业发展“航母”。围绕“中国驰名商标”“贵州三大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公共品牌,加大石阡苔茶定型产品的研发和石阡苔茶优良株系的繁育,全力推进石阡苔茶宣传推介,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全力抢占电子商务发展制高点,让茶叶品牌成为支撑中国长寿之乡的靓丽名片,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注重抓农旅融合打造“文化茶”。抢抓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政策机遇,紧扣“农旅一体、接二连三”主攻方向,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通过以茶为媒、文化际会的形式,在全县营造鉴茶、泡茶、品茶、话茶的浓厚氛围。在茶文化推广中有机融入石阡夜郎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及石阡“六和”文化等元素,创新精神文明活动载体,加大茶文化的挖掘整理,着力彰显茶文化展示、交流、融合的无穷魅力,围绕石阡温泉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和温泉养生及医疗旅游,形成以养生文化和茶文化为特色的国际养生文化交流中心,促进茶文化与泉经济互动共荣。
 (四)做好做实“城”文章。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紧扣“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目标定位,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一体发展”思路,着力夯实城镇基础,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做强新城区。坚持“南延北扩,东控西拓”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老城提升、新区提速工程,加大老街区和龙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规划建设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统筹县城新区人口分布、产业集聚、会展文化等发展规划,搭建产城融合发展平台,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创业孵化园区。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推进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建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二是升级古城区。石阡古称山国,历史悠久,建置较早,秦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属象郡。县内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历史遗迹众多,万寿宫、禹王宫、府文庙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持完好,1992年被列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定为革命老区。加大投入项目资金对石阡古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着力把以万寿宫为核心的河东古城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区,注重老城提升,集聚人流增财气。按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提升的要求,以“城棚改”为抓手,突出改造以城南温泉周边景区建筑,让周边风貌与古温泉景观有机协调,恢复古城原有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让石阡古城成为又一亮点。三是做特小城镇。强化规划引领,尊重自然格局,彰显绿色元素,以温泉养生旅游业为主导,以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园为载体,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撑,强化休闲度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引领城市小康生活新潮。突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思路,抢抓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机遇,坚持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并重,城镇扩容与凸显特色并举,依托山水脉络等风光,着力打造一批绿色旅游小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此时,脑海中似乎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仰卧一池神汤,手执一杯苔茶,眼观鸳鸯起舞,耳听情歌对唱。抑或一个人在这远离城市喧嚣,放松心情,洗心涤虑。或许这个人就是手捧报纸的您!
爱在山的这一边,我在石阡等您!
 

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立足自身资源 坚守两条底线 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推动石阡跨越发展》

1970-01-01  设计策划:贵州第一旅游网关注:0

县委书记之声:

立足自身资源  坚守两条底线
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推动石阡跨越发展

铜仁市委常委、石阡县委书记皮贵怀
 
 
       温泉即地热资源,是一种能源矿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温泉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温泉的开发利用拉动消费、推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石阡温泉资源独特,极具开发潜力。对正处于转型升级、脱贫攻坚、换挡加速的石阡来讲,就是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禀赋,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融入铜仁“一区五地”建设布局,打响“温泉之城·长寿石阡”旅游品牌,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旅游活县发展战略,特别是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统筹规划好石阡温泉群开发,重点培育温泉资源开发的核心品牌、核心产品、核心服务。聚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走好补齐短板富民、城乡联动惠民、绿色崛起丰民、创新引领兴民、和谐稳定安民、强基固本亲民的发展新路,全力建成武陵山区脱贫攻坚示范地、全国重要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国际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黔东地区重要立体交通枢纽,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立足县情实际,把握发展温泉产业的战略意义
        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西南部,国土面积2173平方公里,总人口46万人,居住着仡佬、侗、苗等1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森林覆盖率68%,空气质量优良率100%,是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石阡境内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国家湿地公园世界最大野生鸳鸯栖息地鸳鸯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阡万寿宫,有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楼上传统古村落等等,石阡因其特有的地热矿泉资源,被誉为“中国温泉之乡”。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方针,以“营养、健康、长寿”为主线,深度挖掘温泉产业资源,把温泉培育成推进我县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产业。
     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包括温泉消费、旅行社、餐饮及娱乐、旅游交通、旅游物品销售等,利用温泉旅游资源,发展温泉旅游产业,就是抓住了石阡发展的“牛鼻子”,把中了关键点,还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将促进石阡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二是有利于提升石阡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展现。通过提升石阡温泉品位,整体擦亮石阡城市名片,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经济秩序,为石阡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硬实力”,有利于吸收国内外资金、人才、技术,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光。
    三是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温泉作为石阡的一个靓丽地域文化符号,发展温泉旅游产业不仅自身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对相关联的产业发展起到较大的带动作用,间接带动和影响一、二产业发展,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实现“一业兴,百业旺”的发展格局。
  二、彰显比较优势,增强发展温泉产业的信心决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石阡丰富的资源,独特的比较优势,为石阡温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对于发展“温泉+”产业信心十足。一是温泉资源丰富。首先是历史悠久。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是首个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目前,景区以位于石阡城南温泉为主要景点支撑,是中国最古老的温泉之一,其设施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延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着独特传统的洗浴文化;其次是储量丰厚。境内地热矿泉水资源分布较广,为贵州全省之冠。已探明的有20处36个温泉点,已勘查区域地热矿泉水资源储量为8.542×108m3,允许开采量为791.75×104m3/a。地热矿泉水流量为22311吨/天。已利用的温泉平均水温42℃,以石阡古温泉、凯峡河溶洞温泉群和自然热河河段最富盛名,世界罕见;再次是水质优良。石阡天然地热矿泉水年龄在880—22000年之间,绝大多数是史前时期冰川深循环水,水质之优世界少有,按国家标准对54个项目和放射性对比检测分析,都达到一级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其中锂、锶、氡、偏硅酸达到命名矿泉水标准,对人体健康、营养非常有益。二是比较优势独特。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品牌优势,在深度挖掘温泉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把夜郎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强力打造温泉、古城、佛顶山、鸳鸯湖四张名片,着力提升石阡的品牌效应。积极找准低碳生态产业与地热资源开发的结合点,带动石阡苔茶和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比如泉茶合璧就是石阡绝品,把“中国矿泉水之乡”和“中国苔茶之乡”做成统一商品,势必是一大特色。三是区位优势凸显。石阡是铜仁的南大门,是贵阳、铜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交通十分便捷,目前,思剑、江瓮两条高速建成在县城交汇互通,可直上沪昆、杭瑞高速,而且,石阡还有两条高速正在建设和规划当中,石阡至玉屏(大龙)、石阡至湄潭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一系列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石阡温泉客源市场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以驾驶小车自驾游计算,1小时内可达镇远火车站、江口梵净山;1.5小时内可达铜仁机场,2.5小时内可达贵阳、怀化、凤凰、遵义、都匀、凯里;4小时可达张家界、重庆、桂林;8小时可达广州。长远看,石阡还规划了高铁、港口、通用机场,建成之后,石阡作为黔东立体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
   三、突出资源集聚,多元拓展温泉产业的空间衍生
     温泉产业综合着旅游、休闲、养生、康疗、度假、养老以及商务接待在内的综合产业元素和功能,既是物性的,又是文化的;既是以资源为基础、为依赖的实物商业,又是跳出这一意涵可以衍生宏大的现代服务产业的物质和文化支持品物。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已开始围绕温泉产业做以“温泉+”为聚合点的产业发展文章,着力做长石阡长板,把石阡建成“四季休闲、夏可养生、冬可避寒”的慢生活体验区。
   (一)做好做实“山”文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勾勒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乐的天人合一石阡画卷为目标,盘活全县占县域面积70%以上的山地资源,突出打造“美山”旅游升级版、“富山”产业转型版和“青山 ”生态提质版。一是做美佛顶山。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位于石阡县西南部,总面积15200公顷,最高山峰海拔1869.3m。因其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深厚人文底蕴,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旅游极具潜力。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规划设计,猛攻配套建设,全面统筹佛顶山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依托佛顶山旅游风景区和温泉资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森林资源、文化资源和温泉自然资源,建设以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园区和特色村镇模式,从而形成温泉产业、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建成全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促进保护区人与自然生态协调健康发展。二是做靓五峰山。作为“石阡八景之一”的五峰山森林公园位于石阡县城东部,属省级森林公园,平均海拔700米,最高峰海拔900米,占地面积5244.9亩,森林覆盖率达94.09%。既是石阡县城的生态屏障,又是市民休闲度假、健身娱乐、宗教朝佛、避暑观光的首选佳地。要积极将夜郎古城文化元素延续注入到五峰山,让古城与生态对话,以现有的历史遗迹、林木和自然村寨等资源构成的优美环境为基础,以美丽独特的山体为屏障,建成展示山水园林小城文化的生态度假公园,让游客有置身“世外桃源”之感。三是盘活“金山银山”。坚持全域旅游、智慧旅游、生态旅游理念,用好用活省级森林城市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国家森林公园。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以“旅游+”模式推进绿色生态、医养一体、农旅融合等共生共荣要素,全力打造自然观光、生态休闲、农事体验等为主的山地特色旅游。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加快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推进全域景区建设。
    (二)做好做实“水”文章。石阡拥有世界少有、国内独有、符合国际饮用和医疗双重标准,且储量丰富的地热矿泉水资源,曾被国务院参事王秉承赞誉“国酒茅台、国水石阡”。根据石阡所具备的温泉品质高、历史底蕴深、市场潜力大、地缘优势强的优势,推进以温泉养生、休闲养生、滋补养生、康体养生等医养结合产业繁荣发展。一是做美温泉水。借助“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等金字招牌,着眼于打造“中国最美温泉城”和“世界醉美温泉乡”,重点升级城南古温泉养生度假区、城北大众温泉休闲娱乐旅游区、中坝高端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凯峡河山水风光温泉游览区,全力建设大健康医养产业示范基地,推出以“康体健身”为主题的水浴康体产品,培育和树立良好品牌,加快建设温泉养生服务产业集聚区。二是做活生态水。石阡县地处乌江流域上游地区。境内有河流溪沟117条,其中乌江水系112条,沅江水系5条。把握“集约资源、点轴开发、组团发展、辐射带动”原则,进一步优化水产业结构,形成优质天然矿泉水、山泉水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优质饮料产业,高端健康养生水产业和水装备与配套产业,建立综合服务业,打造全国优质天然矿泉水产业基地,实现石阡优质矿泉水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到2020年,全县优质矿泉水、山泉水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吨以上,力争达到150万吨,实现总产值40亿元以上。三是做响地热水。石阡天然地热矿泉水年龄在8000年——22000年之间,绝大多数是史前时期冰川深循环水,也是小分子水,水质之优世界少有,按国家标准对54个项目和放射性对比检测分析,都达到一级天然饮用矿泉水标准,其中锂、锶、氡、偏硅酸达到命名矿泉水标准,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突出石阡矿泉水“绿色、健康、营养、珍稀”特点,强势打造“石阡好水、天然稀有”的高端品牌,以高端温泉医疗养生为核心,打造中国富锶温泉养生第一品牌,把温泉水打造成百亿级大健康产业集群,建成全国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国际知名高端矿泉水产业基地,真正实现把“石阡国水”变成“液体黄金”。
  (三)做好做实“茶”文章。石阡是贵州产茶大县,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八道十一州”产茶名区,早在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载有“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的赞誉。石阡苔茶是世界三大原生茶中矮种茶——苔子茶的代表,栗香味长,营养丰富,以富含钾、硒、锌而出名。先后获得“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驰名商标”“石阡苔茶地理标志产品”等品牌称号。依托优质苔茶资源,挖掘发展潜力,全域打造中国苔茶文化风情园。一是注重抓基地规划打造“民心茶”。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深入推进“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指导规范行业协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协调金融信贷部门建立更加灵活的茶业发展信贷机制、茶产业发展投资风险机制、茶产业发展基金等机制建设,逐步形成“政府政策性引导为主、财政资金投入为辅,产业主体抱团推进”的发展模式,大力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茶产业,三年内新植茶园20万亩,力争2019年茶叶种植面积达60万亩,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二是注重抓龙头带动打造“品牌茶”。石阡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等条件孕育出石阡苔茶富“钾”的品质特征。要抢抓贵州省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大好机遇,突出石阡苔茶“钾天下”这一差异化竞争优势,按照“扶持、整合、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石阡茶产业发展“航母”。围绕“中国驰名商标”“贵州三大名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一公共品牌,加大石阡苔茶定型产品的研发和石阡苔茶优良株系的繁育,全力推进石阡苔茶宣传推介,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全力抢占电子商务发展制高点,让茶叶品牌成为支撑中国长寿之乡的靓丽名片,把品牌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是注重抓农旅融合打造“文化茶”。抢抓全民创业和万众创新政策机遇,紧扣“农旅一体、接二连三”主攻方向,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文旅农融合发展,天地人和谐共生。通过以茶为媒、文化际会的形式,在全县营造鉴茶、泡茶、品茶、话茶的浓厚氛围。在茶文化推广中有机融入石阡夜郎文化、温泉文化、红色文化及石阡“六和”文化等元素,创新精神文明活动载体,加大茶文化的挖掘整理,着力彰显茶文化展示、交流、融合的无穷魅力,围绕石阡温泉旅游产品开发与经营和温泉养生及医疗旅游,形成以养生文化和茶文化为特色的国际养生文化交流中心,促进茶文化与泉经济互动共荣。
 (四)做好做实“城”文章。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紧扣“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目标定位,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联动、一体发展”思路,着力夯实城镇基础,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做强新城区。坚持“南延北扩,东控西拓”发展理念,统筹推进老城提升、新区提速工程,加大老街区和龙川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规划建设地标性城市综合体。统筹县城新区人口分布、产业集聚、会展文化等发展规划,搭建产城融合发展平台,建设一批生态宜居、富有活力、开放包容的创业孵化园区。积极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完善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加快推进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推广见缝插绿、立体增绿,建成“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二是升级古城区。石阡古称山国,历史悠久,建置较早,秦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于今县境西部,属象郡。县内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历史遗迹众多,万寿宫、禹王宫、府文庙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持完好,1992年被列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定为革命老区。加大投入项目资金对石阡古城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着力把以万寿宫为核心的河东古城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区,注重老城提升,集聚人流增财气。按照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管理提升的要求,以“城棚改”为抓手,突出改造以城南温泉周边景区建筑,让周边风貌与古温泉景观有机协调,恢复古城原有风貌,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让石阡古城成为又一亮点。三是做特小城镇。强化规划引领,尊重自然格局,彰显绿色元素,以温泉养生旅游业为主导,以温泉养生旅游产业园为载体,森林生态旅游和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为支撑,强化休闲度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引领城市小康生活新潮。突出“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思路,抢抓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机遇,坚持功能提升与产业发展并重,城镇扩容与凸显特色并举,依托山水脉络等风光,着力打造一批绿色旅游小镇。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此时,脑海中似乎一幅画卷徐徐展开:仰卧一池神汤,手执一杯苔茶,眼观鸳鸯起舞,耳听情歌对唱。抑或一个人在这远离城市喧嚣,放松心情,洗心涤虑。或许这个人就是手捧报纸的您!
爱在山的这一边,我在石阡等您!
 

主办: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承办:《中国旅游报》贵州运营中心 贵州第一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