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新闻头条 > 正文

逢天时占地利得人和—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发展观察(上)

日期:2017-01-09 来源: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责任编辑:冯源婧 0 我要评论0收藏

    聚焦

    这是贵州旅游的奋斗目标——

   2016年2月,贵州加快旅游发展工作动员部署全省电视电话会,全面开启我省大抓旅游的时代,全省旅游开发的集结号全面吹响。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确保今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有些地区要力争达到50%以上。


   一年过去,贵州旅游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全年全省接待游客5.3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02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3.1%,实现井喷式增长!


制图:黎浚源


科学决策绘就井喷蓝图 

  “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2月,省委、省政府重锤擂响的这一记战鼓,在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张晓松眼里是基于对贵州旅游发展轨迹的科学判断而来,“很有先见之明”。


  张晓松的看法源于此:“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次位列全国第15位和第17位,进入全国第二方阵。100个景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县县通高速工程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让贵州旅游业发展呈现环境优化、优势凸显、活力增强、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这一成绩,是贵州旅游向井喷冲刺的坚实基础。”


  正是这一科学决策,让贵州旅游抓住发展时机,将光明前景变为眼前现实。而后,贵州旅游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风正时济,扬帆万里。


  天时起风潮——


  2016年初,《纽约时报》在全世界浩若星海的旅游目的地中精挑细选,珍而重之地告诉世界旅游爱好者:贵州是“2016年全球最值得到访旅游目的地之一。”贵州省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光忠仍记得在得到这一消息时的激动:“这简直就是我们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撒手锏’!”


  《纽约时报》的榜单为我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则为贵州创造了潜力巨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投资促进、旅游消费促进等专项计划,优化休假安排,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旅游业进入了政策红利集中释放期。


  地利予潜力——


  日本日中平和观光株式会社社长守屋卓是不折不扣的旅游“中国通”,致力于开拓中国旅游市场53年有余,守屋卓自称几乎将中国美景看了个遍。


  “贵州怎么样?”当记者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守屋卓反而将问题抛回给记者“你知道贵州有多美吗?”这位老旅游人俨然一副“地道贵州人”的模样,道出贵州地利之优:“荔波喀斯特地貌烟波渺渺、绿海茫茫;赤水丹霞地貌,赤壁丹崖,奇山异石;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


  清凉的天气、干净的空气、多彩的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成为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的天赐优势。


  人和聚力量——


  推动旅游井喷式增长的号角吹响,全省上下将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条心、一盘棋,共谋旅游发展之计。


  安顺市着力布局山地全域旅游;黔东南州提出“旅游活州”战略;黔西南州致力于打造山地旅游标杆;毕节市大力推进“旅游兴市”战略;“江南煤都”六盘水向“中国凉都”成功转型……


  省委、省政府从科学判断出发,以井喷式发展引领贵州旅游扬帆启航。


多方发力点燃发展引擎

   机遇在手,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如何跨越?我省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2016年10月1日,天河潭在封闭施工三个月后再次开门迎客。数万游客慕名而至。天河潭的“蜕变”让游客周斌连连点赞:“不虚此行!”天河潭景区相关负责人将之归功于提质升级工程。


  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会议为一体的天河潭在提质升级中诞生——核心景区内,曾经拥挤狭窄的步道变得宽阔安全,新修的观景台与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相依,新建起了6座旅游厕所。景区外,功能配套区全新亮相,一区囊括吃、住、行、游、购、娱业态。


  强夯基础,从投资数据里可见一斑。自2013年启动“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以来,我省累计签约项目650个,签约资金2014.3亿元。


  狠抓服务,打造满意贵州。


  2016年3月,贵州省旅游行业“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在安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正式启动。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成为贵州旅游各行业的服务理念。


  提及如何打造旅游品质,贵州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摘牌摘星”。

  2016年12月20日,省旅委公布了2016年全省136家A级景区、星级酒店暗访复核的处理结果,取消了多家景区及酒店的星级资质。这是贵州省近年来对A级旅游景区开展规模最大、标准执行最严、任务要求最高的一次集中复核工作。省市分级复核之外,省旅发委还委托第三方专家团队30多人,对全省64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进行暗访检查。


  “质量是旅游的生命线,决不能让服务质量抹黑贵州旅游的形象。”李三旗反复提起“质量”二字——这才是此次“摘牌摘星”的目的。


  有心人,天不负。2016年,“满意旅游”建设为贵州带来了一张令人欣喜的服务成绩单。国庆黄金周期间,3000多万游客涌入贵州,游客量同比增长41.8%,投诉却同比减少13.33%。


  狠抓营销,以轰炸式宣传助推井喷式发展。


  2016年,风起贵州,吹向世界。《纽约时报》将贵州作为“全球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推荐给世界旅游爱好者;《走进未知地带——相约贵州苗寨》让贵州美景风靡法国;“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全球推广活动从韩国启程,挺进东南亚,涌入欧洲;外交部“贵州日”,1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工商界代表、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侧耳倾听“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多方发力,我省以强有力的措施点燃井喷引擎。


贵州旅游迎来黄金时代

   7月,正是贵州一年中最美的时候。美国东西方中心主席查尔斯·莫里森是2016年的这个时候到达贵州的。一段长途旅程后,查尔斯·莫里森身上没有显示出丝毫疲劳,这位美国来客兴致勃勃地举着手机把路过的地方拍了个遍。


  记者采访时,他将手机里的相片一一翻出来展示:“你看,这就是贵州的魅力,太迷人了。”


  查尔斯·莫里森是2016年涌入贵州的游客之一。这一年,梦圆井喷的贵州旅游收获颇丰。


  耕耘贵州旅游市场17年,贵州天悦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高峰称得上是贵州旅游的资深“淘金者”。2016年,天悦旅行社游客接待量增长40%。杨高峰直呼:“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


  白墙青瓦,杨柳依依,邢江河蜿蜒而去的河水晕染出水墨江南的韵味——这便是让八方游客接踵而至的安顺浪塘村。“浪塘人家”烹饪的乡村味道是大多数游客乡村游旅程中不愿错过的一环。老板娘周琼忙得团团转,却依旧笑意融融。问起年收入,她抿嘴一笑:“50万元。”


  平塘县大窝凼,遥望宇宙星河的中国天眼成市场新宠。“十一”黄金周期间,21万人慕名而来,一睹天眼风采。


  这一刻,贵州旅游产业的列车提速换挡前行的声响回荡在市场。


  桐梓县,清凉的气候聚起避暑人气,避暑人气引来凤栖梧桐——


  中冶建工集团重庆房地产有限公司、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聚信合园艺有限公司、中国万景集团、重庆市详弘集团、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纷纷落户,50多亿元资金注入桐梓旅游,一大批旅游项目正在破土。


  极速前行的贵州旅游,更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利器。数据显示,2016年仅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就带动13.4万贫困人口分享旅游发展红利。

 
井喷来临更需理性发展

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崔海洋

旅说

  “贵州旅游井喷不是偶然,这与贵州近几年的经济增速分不开。”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生态旅游研究专家崔海洋在接受采访时说,2011年至2016年,贵州经济增速一直位居全国前四位,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时间段高度吻合,经济发达程度和旅游收入成正比,这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群策群力大抓旅游、特抓旅游,上下一条心,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做好旅游这篇文章的结果。


  目前,贵州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通航机场市(州)全覆盖;建设8小时通达全国主要中心城市的高铁网;新增多条境外直飞航线;今年,举全省之力,各地组团在海内外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31个省市70多个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和促销展会等等。“这些工作的成功开展是全省干部素质的提升,由上至下思想高度统一形成强大合力的必然结果。”


  在崔海洋看来,贵州旅游的井喷还在于全民宣传。人人都是旅游使者,老百姓自信了,文化自信了,人人都夸家乡美,对家乡有自豪感。旅游不再只是旅游部门的事,所有的政府部门都在协同帮助旅游的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创业,快速城镇化发展,精准扶贫都贯穿着旅游的理念。


  “旅游环境的改善,使得全域旅游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大景区套小景点,点面连成一片。使得旅游的红利惠及到全省。惠及的面更广,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使得扶贫的效果更好。”崔海洋说。推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百区千村万户”工程,安排5000万专项资金支持全省63个贫困村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全省2242个贫困村纳入了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成功打造了21个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和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快推进。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分享了旅游发展红利。


  “然而,‘井喷’之下要警惕旅游人群爆发之后导致的旅游质量下降的问题。”崔海洋认为:“都市化进程加快之后,城市的‘同质化’严重,文化多样性水平下降,使得人们对异文化的需求增强,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增加,近年贵州气候、交通等优势凸显,节假日景区游客大幅增多,贵州旅游还将越来越热。景区游客暴涨,游客从看‘景’变成看‘人’,生态环境承载力也会受到挑战,会极大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要通过其他景点进行人群的分散,以主要景区为中心,搞好周边次级景区的建设,但是也要避免过度开发,影响景区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崔海洋说:“在旅游开发特别是在民族传统村落的开发中,我们既要看到‘看得见’的也要看到‘看不见’的,要保护传统文化载体。一定要深度理解传统村落的古老社会结构,不能用现代人的需要去重构,这样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景区的开发要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让当地人参与到景区规划建设中,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自豪感。”(吴楷林 整理)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