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推荐 > 正文

李三旗: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 推贵州集约化发展

日期:2017-03-01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邹琴 0 我要评论0收藏

    【点睛】为全面展示“515战略”落地实施以来的阶段性成果,洞察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远景。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表示,贵州省委省政府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发展战略,总体来说是九个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在这九个字的统领下下,提出来“三长三短”战略部署。“三长”就是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

【精彩观点】

数据储备不仅仅是灾备的功能,它实际上是一个数据的挖掘、利用、分析的资源库,可以构成一个大数据平台和产业,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等很多丰富的用途,所以贵州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这是一种新兴产业,一种新经济模式。

贵州是西部高铁的枢纽,大交通网的建设为贵州发展大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和大便利,开辟了大空间。这也是我们倾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的底气、自信支撑。

国际市场各个国际和地区的文化、信仰、语言、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可能用一套产品满足所有的客源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业态、策划产品、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的全过程中寻求思想情感的交集,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游客心中产生同频共振。

长期困扰旅游行业的“九龙治水”问题,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层面多头管理,反而导致很多管理脱节和空白,包括政府服务、土地供给的困难等,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解决,旅游供给侧改革才能更好地开展。

我认为从质变到量变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因为旅游消费在不断升级,旅游市场在不断地变化,旅游发展不可能一劳永逸。

李金早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所提的“三步走”战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发展需求。我们要做的是探索一种相对稳定,又可以适应各个阶段性特征的协调管理、可持续创新发展的灵活机制或者说模式。
   
【访谈正文】

孙小荣:在全国范围来看,贵州旅游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尤其是这几年来重点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不管是从模式创新、品牌营销,还是全省发展旅游的氛围来看,贵州都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路子,也为中国旅游的发展探索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李三旗:谈贵州旅游,我们首先得了解贵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贵州的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贵州是一个位居西南边陲的山地省,92.5%是山区,有几块小平原和小盆地,在农耕时代,可利用的土地非常有限,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每个人只有三分地。这就决定了贵州的发展不可能像平原地区那样完全依靠农业。从历史上来看,从元明开始,贵州就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设立的省。包括三线建设的时候,贵州也是大后方军事重镇,当时很多军工企业都建在贵州的深山老林里。改革开放后,这些企业一些搬出去了,一些留了下来,但总体来说,贵州的工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也正因为如此,工业化污染不是很严重。再加上有大山大江大河阻隔,交通一直是短板,所以,贵州一直很穷,贫穷就是贵州的一个标签。

为了改变贫穷的现状,贵州也探索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路子,但贵州又是两江上游,从国家生态保护区的层面来讲,贵州的经济发展对生态保护的要求比较高。这是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贵州面临的矛盾抉择,农业、工业、交通等都是短板,到底是要经济,还是要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提出,贵州还要守住两条底线:第一是守住发展底线,停滞不前不发展,是不可能;第二个是守住生态底线,就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要走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区的新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省委省政府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发展战略,总体来说是九个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在这九个字的统领下,提出来“三长三短”战略部署。“三长”就是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

第一个是大数据。大数据是怎么来的?全国有两个灾备中心,把全国的数据进行灾备,一旦有战争,或者是有自然灾害,中华民族的数据是在的,北方的在内蒙,南方的在贵州。为什么选贵州?一是灾备中心储备数据要散热,必须气候好,气温低;第二是要确保自身供给的电力充足;第三是不能有地震等比较强烈的自然灾害,这三个条件贵州都满足。有灾备中心在,贵州省领导敏锐地发现,数据储备不仅仅是灾备的功能,它实际上是一个数据的挖掘、利用、分析的资源库,可以构成一个大数据平台和产业,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等很多丰富的用途,所以贵州提出发展大数据产业,这是一种新兴产业,一种新经济模式。

第二个是大生态。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92.5%是山地,50.23%的森林覆盖率,目前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十三五”森林覆盖率要达到60%。我们还在采取很多新举措,提高生态产业的生产效率。山地、森林、江湖、生态农业等,这些都是我们打造大生态经济的重要依托。

第三个是大旅游。首先大交通的瓶颈破除了,2016年对于贵州旅游来说,是量变到质变的开启之年,物质基础是县县通高速,现在贵州有五千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条高铁通了,一条通湖南连接京广线的,一条直接到广东。去年年底通往云南的高铁也开通了,贵州是西部高铁的枢纽,大交通网的建设为贵州发展大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和大便利,开辟了大空间。这也是我们倾全力打造“山地公园省”的底气、自信支撑。

孙小荣:对于发展旅游业而言,这“三长”之间刚好可以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三角关系”,依托大数据,更好地利用、激活大生态的资源优势,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大数据产业,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

李三旗:李金早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提“三步走”战略,强调集约化发展。集约化也是贵州旅游发展要坚守的底线,因为贵州没有大块的土地,比如说无人区,一划就是几十万平方公里,或者几万平方公里的大区域做支撑,做一个大景区。我前面说了,贵州的土地、人口和生态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已经达到饱和。所以,我们必须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这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守住生态底线的要求,也是贵州旅游发展的新路。

这几年,我们也认真地梳理了一下贵州旅游业几十年来的发展路径,其中也有很成功的案例。比如说乡村旅游,当时是贵州先提出来的,“乡村旅游”这个说法是国家旅游局借鉴了贵州的提法,世界旅游组织在贵州召开世界性的论坛,肯定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是很成功的案例。

现在业界说全域旅游,五年前我们做“国家公园省”的规划,就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把一个省打造成国家公园。当时是站在对市场有利的角度提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系。不管是从国家公园,还是全域旅游的层面,贵州都走在了全国前面,优先考虑全域化发展思路。

现在贵州又提出发展数据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和县域经济,这四种经济类型基本上综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贵州发展经验总结。在四型经济中,旅游和其他三个经济都密切相关,旅游只有和大数据结合起来才能插上翅膀,形成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大数据旅游,形成一种更加智能,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发展模式。贵州不管搞什么产业都得保护生态。旅游与绿色经济结合,就形成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现在旅游经济对整个旅游业态和旅游产业的绿色性要求都很高,在贵州肯定是要先行先试的。旅游还得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旅游脱贫、打造旅游强县,现在贵州全省以生态和旅游为主导打分、考评政绩的区县有30多个。

整体来看,中国旅游业现在处在一个逐步强大,快速升温,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孙小荣:那么,如何做到集约化发展?

李三旗:我想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市场拓展。因为旅游经济是以人为核心的经济,首先要做好市场。我们去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都实现了40%以上的增长。在贵州17.6万平方公里的有限空间,集聚着大自然赋予的优质资源,几千年来老祖宗繁衍生息、智慧创造留下的文化遗产。因为空间的有限性,自然的稀缺性,资源的宝贵性,贵州旅游市场开拓必须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高效旅游,就是追求资源、市场和效益的高效利用、开拓和收益;二是绿色旅游,就是要做好生态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绿色建设、绿色管理、绿色出行、绿色服务,用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理念谋发展;三是满意旅游,实话说贵州旅游的硬件基础还不行,我们的老百姓都很朴实,同时,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不欺客宰客,我们是热情好客的,用我们的真诚去做好服务,感动游客,把我们的朴实经过专业化培训,提高服务水准,把游客满意度服务作为一个品牌来创建;四是精准旅游,就是要找到精准市场,重点打造中高端旅游,开展精准营销,要做到优质资源与优质市场的精准对接,实现效益转化的最大化。

第二是国际视野。要高起点谋划,国际对标,重点打造中高端产品,重点在国际市场上寻求突破。国际市场各个国际和地区的文化、信仰、语言、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和接受信息的方式都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可能用一套产品满足所有的客源市场。这就要求我们在谋划业态、策划产品、品牌营销、市场推广的全过程中寻求思想情感的交集,找到最大公约数,才能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游客心中产生同频共振,不同的游客到了贵州之后,才能收获不同的感动,贵州旅游也才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比如茅台酒,人人都喜欢喝,就是平时不饮酒的游客,到了贵州,也得尝尝茅台。比如户外山地运动,人类都有回归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游走山水间,释放心情,返璞归真的共同心灵需求。我们要将这些特色产品串点成线,成片整合,创意包装,联合世界上优秀的、专业的旅游企业共同来做,目前正在做几个符合国际市场的大产品。

第三是旅游服务质量。一是用大数据+大旅游来提高服务质量,就像李金早局长说的,做到“心中有数”,以后你发展得好不好,游客满不满意,发展效能高不高,都是大数据说了算。我们整合了若干朵云,如交通云、健康云、农村产品云等20多种云,建设我们的旅游云,实现免费开放、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精准研判。二是严格监管,通过“1+3+N”的模式,健全监管体系,形成监管机制。三是严格行业标准,通过明察暗访和对游客投诉的认真处理,对达不到标准的降级降等,甚至取消资格,让旅游监管“长牙齿”。

这就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抓的几个方面。2016年,我们还干了一件事,全省动员10万人开展资源大普查,60%以上的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是新发现的,今年我们要按照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做好山地全域旅游规划。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和国内不同地区的需求去开展旅游精品线路设计,全面提升贵州旅游产品供给的水平和档次,以此做到更加集约发展、高效利用、精准转化。

孙小荣:贵州旅游品牌营销也是做得有声有色,包括持续地推广“多彩贵州”的形象定位,不像其他省,频繁更换,还是没特色,不清楚,而贵州十多年坚持下来,“多彩贵州”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在品牌形象推广,尤其是国际市场营销层面,贵州旅游也做出很多可圈可点的探索,有些堪称旅游品牌营销典范。比如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期间CNN的广告投放,以及G20期间“杭州人免费游贵州”的营销等,可以说都是借势营销的经典案例。

李三旗:今年贵州旅游在国际营销层面有三件事值得说道,您刚才说了其中两件。实话说,美国大选期间的广告投放,我都没想到想过效果会有那么好。在希拉里和特朗普双方辩论结束大家都在等最后投票公示,这个时候结果如何还是扑朔迷离的,全球观众可以说都是屏住呼吸等待最终结果,恰恰在这个空挡,贵州旅游的广告出来了,贵州的美丽风光和民族风情一下子让全球观众感到震撼,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同频共振效益。效果非常好,连美国朋友都说,贵州的广告太牛了!

G20期间的营销推广也挺震撼,开会期间,杭州市民都放假,去哪里玩是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贵州适时推出邀请杭州人免费游贵州活动,得到杭州市民的喜欢,也是贵州对国家举办G20会议的实际支持。

还有就是首届世界旅游大会期间,我们向来自全世界的参会嘉宾做贵州旅游推介,其实就是请他们吃顿中餐,花不了多少钱,利用这个时间空挡,我们通过贵州美食、宣传片和推介,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参会嘉宾对贵州旅游的评价很高,这个事情做得太划算了。

孙小荣:您认为,现在制约贵州旅游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李三旗:整体来看,制约因素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比如说长期困扰旅游行业的“九龙治水”的问题,旅游管理和企业管理层面多头管理,反而导致很多管理脱节和空白,包括政府服务、土地供给的困难等,这些问题都亟待得到解决,旅游供给侧改革才能更好地开展。差异就是贵州旅游发展既要和中国旅游实现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又要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走一条不同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其他省区旅游发展的新路,这就倒逼贵州不得不进行体制机制改革。

围绕旅游供给侧改革和机制体制改革,贵州省委、省政府也给予了高度支持。我们采取的办法就是像中央深改组那样,把旅游关联部门组合在一起,每个部门都有明确任务,采用“1+1”的模式建立专项工作组进行统筹协调管理。比如我们旅发委派人任宣传组副组长,由外宣办做组长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做对外宣传;旅游服务质量组组长是工商局的局长,我们旅发委的副主任任副组长,做好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此外就是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扩展旅游经济和旅游供给的空间。我相信,有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有了体制保障,有大交通的支持,有了我们10多年来形成的好基础和好经验,未来的几年,贵州旅游会进入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阶段。

孙小荣:从质变到量变也是“十三五”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目标?

李三旗:可以这么说,贵州旅游的这个质变,既要为贵州的脱贫攻坚、小康社会建设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做贡献,也要为中国旅游,包括西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做贡献。但是我认为从质变到量变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因为旅游消费在不断升级,旅游市场在不断地变化,旅游发展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而言,只能是阶段性的质变,完成这个跳跃之后,又会迎来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积累和量变,那个时候肯定又会出现新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以及新的旅游策划和市场精准营销。就像李金早局长在工作报告中所提的“三步走”战略,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发展需求。我们要做的是要探索一种相对稳定,又可以适应各个阶段性特征的协调管理、可持续创新发展的灵活机制或者说模式。

对于贵州旅游而言,“十三五”是转型升级,一是必须转好,就是我前面说的,市场机遇给予贵州旅游转型的时间并不多,也就是在五到十年的时间内,要实现从集聚到集约的转型发展。二是要把旅游脱贫这个责任担当起来,我们旅游部门承诺“十三五”期间要帮扶150万人脱贫,现在我省的旅游扶贫云已经纳入了170万贫困人口,精准到每人每户。开展的旅游资源大普查,新发现的资源大都在贫困地区,为我们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开阔了更广的空间。这就是我们正在做,而且“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做的事情。(孙小荣)

多彩图文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