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资讯 > 中国旅游报看贵州 > 正文

新机遇催生新跨越——毕节旅游升级信步扬鞭马蹄急

日期:2016-03-08 来源:中国旅游报  责任编辑:tbh871449328 0 我要评论0收藏


 
       马蹄铿锵的盐茶古道,逶迤拍岸的丽水金沙,气势恢宏的百里杜鹃,美轮美奂的织金洞府,鹤舞九天的高原草海,文化氤氲的奢香故里。

       中国熔岩百科全书九洞天,洞中有洞,天外有天;中国最美喀斯特湖泊乌江源三大连湖东风湖、索风湖、支嘎阿鲁湖,秀胜漓江,雄冠三峡;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贵州屋脊韭菜坪,云雾袅绕,神秘清凉。

这里是山水画廊、名洞之乡、花的世界、鸟的乐园。

       这个地方叫毕节,贵州旅游的后起之秀,在打造旅游升级版的号角中,全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旅游产业发展高歌猛进,信步扬鞭,旅游服务产品精品频现,独具魅力。

       魅力可用枯燥的数字来诠释。2014年,毕节市全年接待游客3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3%。全年实现招商引资签约资金5.45亿元,到位资金2.76亿元,织金大峡谷和金沙台金现代农业观光园两个景区实现开游,多个景区跻身“国家级”、“十佳”荣誉。

       “多彩贵州·花海毕节”,在毕节市委、市政府大力构建文化旅游创新先导区的生动实践中,正阔步走进千万游客的心里。

品牌定位,注入旅游发展“兴奋剂”

       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工作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的战略部署,全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打造毕节旅游升级版。

       毕节,地处贵州高原屋脊,古代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如今是全国“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为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的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

       大自然的垂青,让毕节大地上一年四季花开不同,百里杜鹃花、百里洋芋花、百里荞麦花,花的娇艳与妩媚孕育了一望无际的人间美色。

       大自然的造化,让巍巍乌蒙山大气磅礴,大美织金洞美轮美奂,让神奇九洞天鬼斧神工,威宁草海人鸟呈祥。

       如何让这些养在深闺的美景,从景色变成资源,助推毕节大地的经济发展?如何让这些自然天成如珍珠般的风物,成为名震天下的名胜?在“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意境中,“多彩贵州·花海毕节”的旅游品牌,“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的旅游形象应运而生。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重要途径,必将推动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资源流的转移和聚集,从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生产要素和旺盛的需求活力。”毕节市委书记陈志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说。多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横向融合,从农业、工业和特色城镇中抓出旅游,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旅游业态。

       有了品牌,就有了搏击市场的钥匙。毕节市副市长李玉平说:“不可复制、不可再生、不可创造的旅游文化资源,为毕节大力发展‘朝阳产业’,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了‘先天条件’”。

       品牌打造和品牌资源的凸显,为毕节旅游注入了强劲的兴奋剂,为毕节市旅游产业

体制创新,启动旅游发展“新引擎”

       有了优良的旅游资源,有了响亮的旅游品牌,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旅游产业的起步和跨越?

毕节市委、市政府早有高招,那就是对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创新。

       先从誉满全球的百里杜鹃景区开始。毕节市将百里杜鹃景区从黔西、大方两县独立出来,成立正县级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2007年9月,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正式诞生亮相,历经8年多的努力,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服务设施已经大为完善,实现了从没有一寸油路到村村通公路,农家餐馆、农家旅店、民族村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并成为全国性的一流景区。

       百里杜鹃的成功案例,催生一批风景名胜区相继独立出来。九洞天、油杉河、冷水河、慕俄格等风景和文化景区成了毕节市管辖的正县级和副县级机构,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给这些景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和后劲。

       妙棋一步全盘活。体制创新还带动了不少风景区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出山、珠联璧合的旅游发展之路。

       织金洞作为毕节开发较早的风景区,过去是孤军奋战,近年来,织金洞与百里杜鹃、大方县慕俄格管理处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向外推介旅游文化资源。

       “毕节旅游从弱到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工作体制启动了毕节旅游的‘新引擎’,注入了‘新动力’。”毕节市旅游局局长戴淑金说,为了协调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毕节市成立了旅游产业振兴委员会,各县区按照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纷纷成立了旅游产业振兴委员会,实现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一盘棋”。

 超前谋划,打造旅游产品“新体系”

       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暑天堂。毕节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为毕节旅游发展做好了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按照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三个层级,着力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搞得活的旅游产业精品,用旅游产品的“新体系”搏击市场。

       一是抓“龙头”。以百里杜鹃、织金洞、威宁草海为旅游“龙头”,辐射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百里杜鹃成功跻身5A级旅游景区后,与芳香产业园、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互动合作,延长花期、留住游客。同时加快户外运动、避暑休闲、养生康体和“花海文化城”等服务功能建设,让“季节游”变为“常态游”。

       织金洞整合周边峡谷景区和民族风情小镇,进一步提升了功能服务区接待能力,延伸织金古城“城际游”,为申报全市第2个5A级旅游景区奠定了基础。

       草海依托特色城镇和民族风情,促进自然保护区与花卉产业相融合,全力推进草海综合治理,打造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休闲浪漫养生基地,加快创建4A级旅游景区。

       二是连“金线”。随着杭瑞高速、厦蓉高速清(镇)—织(金)段以及市内主要连接线黔织、毕威高速公路的建成,毕节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11条航线的开通,毕节市依托逐步完善的机场、高速公路、铁路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打造“三线旅游”。

       东线重点打造“冷水河—油杉河—百里杜鹃—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苗寨—织金洞(恐龙谷)”等景区旅游精品线路。中线打造“水西古城—支嘎阿鲁湖—慕俄格古城—九洞天—纳雍湿地公园”等景区旅游精品线路。西线打造“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拱拢坪—韭菜坪—可乐遗址—草海”等景区旅游精品线路,把一颗颗闪光的珍珠串连成三条“黄金旅游线”,大幅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三是带“亮点”。以东、中、西三条旅游精品线路景区为节点,以县域为单位辐射带动,推进七星关区大屯土司庄园、小河风景区、朱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大方县穿岩乡村旅游景点、马干山芳香产业园,黔西县观音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柯家海子、柳岸水乡,金沙县西洛湖、台金生态观光农业科技园,织金县古城、桂果瀑布、营上古寨,纳雍县鸽子花海、总溪河漂流,威宁县石门坎、百草坪,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平山森林公园,百里杜鹃米底河、花海文化城,双山新区金海湖湿地公园、法寨河大峡谷等景区发展,形成亮点纷呈、众星拱月的格局。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旅游业态,促进旅游产业与精致农业、体育健身、养老康体、医疗保健等行业融合发展,推动各类旅游产业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以本色、本源、本真的大旅游圈吸引游客和赢得市场。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避暑旅游等专项旅游系列产品,积极发展一批新兴旅游业态、开发一批健康养生基地。

毕节市全新的旅游产品体系正在形成。旅游兴市,开启毕节发展“新征程”

       有了响当当的品牌,有了科学化的体制,有了成体系的产品,毕节旅游产业正乘风破浪,蓝图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2015年,毕节市预计接待游客3980万人次,同比增长17%以上,力争接待入境游客突破8万人次,过夜游客达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列入贵州省考核的11个景区力争完成投资达20亿元;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4个;推动市级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建设,力争建成两个自驾游营地。

        “把毕节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戴淑金说,毕节市正按照“亮点突出,个性鲜明”的总体思路,深度挖掘喀斯特地形地貌、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深度挖掘世居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发掘整理红色胜地历史故事,依托文化底蕴提升景区品位。

       陈志刚、陈昌旭表示,“毕节市力争到2017年形成一批具有国家和世界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5家、3A级旅游景区5家以上,接待游客人数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50亿元;力争到2020年把毕节建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先导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实在的目标。

        春赏花、夏避暑、秋亲水、冬观鸟,毕节是“大景区”,毕节是“民族村”,毕节是“大空调”。

       敢为人先的毕节人,正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先行先试,直面新常态,站上新起点,在新的征程中实现新跨越。

    百里杜鹃

图片新闻更多>>

酷游贵州

手机端

黔行小程序

旅游专题策划
阅读排行榜